
「擔任香港總督是我的公職生涯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,甚至可以說是我畢生擔任過最重要的職位。我認為未來幾年香港所發生的一切,對所有人都至關重要。我們必須持續關切香港,為香港發聲,表明我們認同香港市民為自由民主勇敢奮鬥的價值觀。正如同我們從香港發生的事情所得知的那樣,我們不可認為這些價值觀能繼續存在是理所當然的。香港為自由、個人權利和尊嚴而戰,這也是我們共同奮鬥的目標。」──彭定康
一百多年前,英國以租借方式從清末中國手中獲得香港大部分的土地(即新界)。到了1992年7月,彭定康以末任英國派任總督的身分前往香港履新,準備在1997年將香港主權移交給中國,而非依循過去數十年英國處理其他殖民地的慣例讓其獨立。接下來五年內,彭定康在其港督任内撰寫這些日記,詳細描述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的運作方式,以及隨著主權移交臨近之日所發生的各種事件。
這本日記對於與北京當局的談判、強化香港(遲來的)的民主制度,以及彭定康如何尋求適度的自治制度讓香港在1997年後能持續運作,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真知灼見。出乎意料的是,不只中國共產黨反對彭定康的政制改革,一些英國商人和政府高官也對彭定康的作為非常不悅。對這些人來說,與北京保持良好的關係似乎比較重要,香港的政治自由和法治反倒是枝微末節。
本書英文版在香港主權移交25週年之際出版,作者反思過去到現在與北京當局打交道的種種經歷。書末短文〈香港的毀壞〉描述香港自1997年以來的情勢發展,對近年香港所遭受的挫敗做了一番權威性的評估。
「彭定康現身說法,以政治圈內人士的身分寫下《香港日記》,内容充斥著每天活像與希臘神話中九頭蛇搏鬥的感受……在2022年閱讀這本日記,有種難以逃避的辛酸:本書捕捉了帝國末日的獨特時刻,也顯現一個非凡的社會在短暫的民主自由中茁壯、現在卻已逐漸褪色的景象。」──伊莎貝爾.希爾頓(Isabel Hilton),《泰晤士報文學副刊》(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)
「彭定康勛爵在香港大部分的時間都與英國官員和當地權貴周旋。這些人認為,在香港移交前沒必要嘗試為香港向北京當局爭取更多的民主,而在未經中國首肯的情況下單方面擴大民主政制,就更不必說了。本書內容豐富,書中最引人入勝的細節正是與彭定康和北京的緊張關係息息相關。……作者生動的文筆,讓日記中所記載的人、事、物躍然紙上。」──《經濟學人》(Economist)
「彭定康五年的日記,詳述了他每天迎戰北京當局的搏鬥……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故事,除了漢學家之外,所有的歷史學家也必將對彭定康的日記深感興趣。其實這些故事記錄了大英帝國的餘暉……有時日記讀起來像小說……彭定康健談、隨性的文風讀來格外輕鬆。」──英商馬世民(Simon Murray),《每日電訊報》(Daily Telegraph)
「因為香港人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,這本日記充滿怒氣,也令人著迷,粗魯得毫無保留,但不失當。」──英國媒體人韋安仕(Stephen Vines),《文學評論》(Literary Review)
Share this:
Related products
-
- Out of Stock
香港甚好的片刻︰加山傳播專訪合輯
- $106.00
-
-
《The Hong Kong Diaries》彭定康著
- $300.00
-
《時代革命》電影 BD/ DVD
- $165.00 – $348.00
-
- ↓ 33%
《登山讀書會》第一季繪本集 – LLHK x 阿塗
-
$450.00$300.00